虽然我一直认为进入了真正意义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尤其在我大天朝,已经根本没有了数据安全,但是看到小米、360和百度都开始抢夺路由器市场,不得不说,个人隐私数据连最后一丝底裤都将失去。
回想一下互联网伴随软硬件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数据这件事,从始至终都在引导着全行业,只是近些年更加的突出和台面化。
网站:在移动时代以前,各网站大佬通过门户、搜索引擎、SNS等不同的产品形式来抢夺第一入口,在流量保证的前提下,起初的做法比较规矩,通过用户主动提供的账户信息来收集个人数据。然后在发现cookies其实还可以被用作收集数据的用途时,不安份的人出现了,2013年的央视315的曝光在行业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软件:IM、杀毒软件、输入法、浏览器(插件)、桌面助手、以及在盗版windows中预装软件,除了要统治个人桌面外,数据势必外流。
硬件: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和平板端则更是通过硬件厂商的定制系统设置,以及各类APP来直接获取数据。
运营商:无论是传统的有线宽带,还是2G和3G的无线网络,运营商在数据中转的过程中截取分析,并进行数据盈利和广告推送,在神不知鬼不觉的过程中已经催生了一条地下产业链。
归根结底,还是大数据惹的祸。如果说以前的互联网和数据安全更多用于军事和政治用途,那么今天,数据已开始走向民用级别的商业用途。
在从上游的运营商开始胡作非为,服务端的硬件设备、软件商、网站主也纷纷玩起数据生意,作为家庭的数据分发中心,路由器是链接一个家庭单位与外界网络的唯一净土。
于是,大家要开始下手了。小米率先发难,公布了小米路由器。小米的运营对象已经开始从用户个人转向整个家庭单位,电视和路由器除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也会将个体行为完全暴漏,更别忘了,智能家居的前提必然是要通过一个数据分发设备才能与世界链接,路由器或者未来是一个形态甚至名称,但是家庭数据分发的终端,早晚是入口级的战场。
我们不该用阴谋论的方式去臆想未来,但是,若用隐私安全为代价换取舒适的智能生活,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