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B2C建站工具汇总(Zen Cart、Joy-Cart、Magento、ShopEX、ECshop)

Zen Cart、Joy-Cart、Magento、ShopEX、ECshop

 
Zen Cart 
Zen Cart出来的时间最久,有近8年的历史,因为完全开源,所以这些年来不断有新的力量加入来完善它,现在的Zen Cart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并且Zen Cart网店访问速度很快,对SEO非常友好,易于搜索引擎优化,更难得的是模板和后台是分开的,这样更利于设计出独树一帜的商店界面。不足之处就是使用上比较困难,它更适合程序员的思维方式,经常在使用后台时,完全不知道该去哪里找这个功能!
优点:
> 历史较久,系统经过长时间充分的测试,比较成熟;
> 免费开源
> 便于功能二次开发;
> 基础功能强大;
> 安装插件简单,修改文件很少,甚至不用修改文件;
> 应用非常广泛,插件、模块更新快,其中多为免费;
> 访问速度快,安装SEO插件后(基础版没有这个功能) 对SEO非常友好,便于搜索引擎优化;
> 模板和后台分离,便于界面设计的独特性;
> 具备多语言和多模版功能,即一个模版可以用于一种语言,也可以同时用于其它语言,或每种语言使用其唯一的模板,这样就不会出现因语言不同,文字长短不同而造成的界面混乱了;
> 购物流程顺畅;
> 二次开发很简单,所有功能都可以使用插件更新和替换。
缺点:
> 系统较为复杂,后台的功能设置更适宜于程序员思维,对普通人较难;
> 因为功能强大,因此需要设置的部分就很多,并且很多都很难找到设置的位置;
> 帮助文档太少,不光是中文,英文帮助文档同样很少,网上找的多数是网友提供的;
> 界面过于简陋,无论前台或后台;
适用于:
>> 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或程序员
>> 外贸网店
 
Magento
在2008年底趋于稳定,虽然也是开源系统,但是很多实用的功能都要收费,费用较高,但是Magento我最喜欢的一个功能就是属性搜索,这个功能很实用,除此之外运行速度也比较慢,这点很致命。
优点:
> 开源系统;
> 插件、模块较多,但多为收费版;
> 界面美观;
> 功能全面,尤其是属性和价格搜索功能,非常实用;
> 购物流程顺畅;
缺点:
> 很多实用功能的收费项目较多;
> 运行速度慢;
> 系统较为复杂,后台的功能设置更适宜于程序员思维,对普通人较难;
适用于:
>> 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或程序员
>> 外贸网店
 
ShopEX
在系统运行速度方面,如果不生成静态页面,则打开页面会比较慢。由于文件太大,运行时间一长,后台会变得非常缓慢。运行效率有所欠缺,这也许是ShopEx最大的缺点。并且这部分网站文件是加密处理的,因此在二次开发上没有优势。
优点:
> 公司化经营;
> 支持在线、可视化编辑模板;
> 功能全面;
> 界面更符合国内购物习惯;
> 购物流程顺畅;
> 整合了很多国内常用的运费和支付方式;
缺点:
> 即便是对程序员来说,修改起来都非常困难,少部份代码经过加密,如果要更改或二次开发,就需要程序高手进行破解才行;
> 插件非常少;
> 模板为HTML静态模式,修改需要具备ShopEX的相关专业知识,修改和增加都有一定的难度;
> 基础版系统是免费的,但如果要插件和别的功能,就要付一笔不菲的费用;
> 模版少,且多数都是付费模版;
> 运行速度慢,不利于SEO,如果要做成静态网页(即HTML网页),就需要更改代码;
> 无法实现多语言(针对系统,如果你是很强的程序员可以改成多语言,就不在此例);
适用于:
>> 后台使用适用于普通用户,修改需要资深程序员
>> 内贸网店
 
ECshop
ECshop在很多方面和ShopEX都很相似,功能全面,比较适合做内贸。
优点:
> 免费开源;
> 公司化经营;
> 收费版功能比较全面;
> 界面更符合国内购物习惯;
> 购物流程顺畅;
> 整合了很多国内常用的运费和支付方式;
> 运行速度快;
缺点:
> 应该是处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ECshop免费版的后台功能很多,但弱到基本都无法使用,连订单系统都没有包括;
> 安全性漏洞很多,许多非法代码都可以轻松注入;
> 插件非常少;
> 模版少;
> 前端使用了js框架Mootools对模板的制作限制太多。
> 即便是对程序员来说,修改起来都非常困难,增加功能和二次开发都比较难;
> 无法实现多语言(针对系统,如果你是很强的程序员可以改成多语言,就不在此例);
适用于:
>> 后台使用适用于普通用户,修改需要资深程序员
>> 内贸网店
 
Joy-Cart
Joy-Cart是个比较新的免费开源系统,用的是Zen Cart的内核,具备Zen Cart所有的基础功能,在此之外还增加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功能,例如:多图、批量、FLASH管理、销售统计、产品列表多排多列、数据库一键备份等。并且后台界面在Zen Cart的基础上做了彻底的修改,逻辑方式更适合非IT专业的普通人使用。
优点:
> 免费开源;
> Zen Cart内核,系统成熟,拥有Zen Cart的所有优点,除随Zen Cart同步升级外,更时时更新中;
> 懂PHP语言的程序员即可修改;
> 基础系统功能强大,扩展性好;
> 功能二次开发很简单,大部分功能都可以使用插件更新和替换;
> 插件安装简单易行,需要修改的文件很少,通常不用修改即可直接安装;
> 对Zen Cart的最大缺点进行了改进,后台美观的同时,思维逻辑更适宜于普通人,汉化程度高,功能设置连贯,易于查找及使用;
> 模板和后台分离,模板制作比较简单;
> 具备多语言和多模版功能,即一个模版可以用于一种语言,也可以同时用于其它语言,或每种语言使用其唯一的模板,这样就不会出现因语言不同,文字长短不同而造成的界面混乱了;
> 经测速,运行速度优于Zen Cart,对SEO非常友好,便于搜索引擎优化;
> 购物流程简单顺畅;
> 整合了多种国外流行的支付及运费方式,例如:Paypal、[Master] Card、Visa、UPS、USPS等;
> 公司化经营,多种技术支持通道;
> 完善的帮助中心及论坛,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缺点:
> 后台无法修改订单;
适用于:
>> 后台使用适用于普通用户,修改需要程序员
>> 外贸网店

苹果WWDC与谷歌I/O,越来越令人失望的开发者大会

6月9日凌晨,2015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15)在美国旧金山开幕,本届主题为“the epicenter of change(变革的中心)”。苹果CEO库克做了简短开场介绍,并透露本次大会上将公布iOS 9、OS X、watchOS三款重要系统更新以及其他服务。主要任务是修复苹果存在的一些软肋,完善系统。时间回到上月底,谷歌在美国旧金山总部举办了“I/O”大会,同样是进一步完善了谷歌系统。

iOS9与Android M
 
iOS 9 是被彻底重新设计的系统,从整个系统的最底层开始进行了全面提升。Android M则提升了网页浏览体验,加入自动登陆、存储密码、自动补全等功能,并对多线程安全性进行优化。Android M将会有更完善的程序权限管理功能,允许对应用的权限进行高度管理,在安装应用程序时,不再询问可以控制的权限,而是在使用时询问,是否能使用位置、相机、麦克风、通讯录等等。
 
智能语音助手
 
Siri的速度和准确度都提升了40%,Siri语音助手每周收到10亿条语音指令,错误率低至5%。谷歌的语音助手则将错误率从24%下降到3%。其中,Now On Tap功能可以识别你所处的不同场景,并智能推荐给你相关信息。
 
iOS 9内置新的Siri UI,用户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实现更多功能。例如说“请向我展示从去年8月开始在犹他州拍摄的照片”,Siri就会帮你找到对应的照片。而Siri还能智能识别用户所处在的场景,以便于针对不同的需要来为用户提供帮助。
 
此外,Siri能根据你所在的时间、地点、打开的 app、连接的设备等等,来预测你的下一步行动。如果你将 iPhone 连接至自己的耳机或汽车,它将向你建议你最近播放过的某个播放列表或有声读物;如果你在日历app的某个事件中添加了地址,你的iPhone会提醒你该出发的时间,甚至它会将实时路况考虑在内;还有当你开始往邮件里添加收件人时,你的设备会根据你的习惯,为你建议一些收件人。
 
iOS的其他方面
 
苹果iOS9可以从备忘录里直接启用相机来添加照片,甚至还可以直接动动手指来画张草图。iOS 9的Quick Type键盘配备了各种新功能,让输入和编辑都更简单快捷。在多任务体验方面,新加入了Slide Over功能让你在不离开当前app的同时就能打开第二个app;而有了Split View功能,两个app能在同一屏幕上,同时开启、并行运作。还有Picture in Picture 功能可以缩小视频的尺寸,让你在回邮件的同时还能看视频节目。
 
电池续航增强,据介绍,搭载iOS 9的 iPhone 6,在日常使用情况下,其电池能多续航一个小时。beta版 iOS 9即日起推出,面向公众的 beta 版将于7月推出,正式版则会在今秋推出。最重要的是,iOS 9的升级包的大小将会由之前的4.6GB减小到1.8GB。这是在挽回用户的欢心吗,毕竟市场上16GB的设备占多说,你个系统就直接快三分之一了,想想都心塞啊,看不起俺穷是肿么滴?
 
Watch OS 2与Android Wear
 
苹果发布了Watch OS 2将开放Apple Watch的原生应用API接口,开发人员可以更接近硬件底层的调用API,可以访问Watch上的各种传感器等。新版 Watch OS可以自定义界面背景,好想用自拍做表盘啊;新加入Time Travel功能,可以在旋转表冠时切换表盘展示信息;人性化的一点是:将 Apple Watch 侧放并进行充电,它就会自动进入床头钟模式。另外,Apple Watch可以回复邮件(输入的方式还是用语音转文字)。进行FaceTime语音通话。HomeKit、Apple Pay也进驻到Apple Watch。不过,电量真的没问题吗?
 
谷歌的智能手表平台Android Wear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款应用。新版支持一系列全新手势控制,比如上下摆动一下手臂,手表就能自动翻页,并且对各种传感器都有全面支持。
 
OS X El Capitan
 
OS X El Capitan优化了Safari网页浏览体验,用户可以锁定某些标签,以便于在重启浏览器后依然直接显示它们,而Safari具备了独立的音量按键,能够随时关闭网页声音。
 
OS X El Capitan进一步优化了全局搜索工具——Spotlight。用户可以调整搜索框的大小,并且可以移动搜索框。与此同时,自然语言也可以更加好地被识别,例如输入“我需要6月份的文件”,系统就会自动带出相关的文件数据。而且搜索记录不会与你的 Apple ID 相关联,也不会分享给第三方。
 
OS X El Capitan让应用的打开速度能够达到之前的1.4倍,PDF的打开速度为原来的4倍。与此同时,OS X El Capitan支持了之前新加入到iOS中的Metal运行框架,能够支持基于Metal构建的应用程序,渲染速度将提升40%,而Adobe AfterEffects的渲染速度将可以达到原先的8倍。
 
智能家居,支付方式,地图三大遭遇战
 
智能家居
 
HomeKit能支持家用安全系统、自动窗帘等新设备,未来可利用iCloud控制家中设备,无论在哪儿都能控制它们。同时新的CarPlay能以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式在车里使用iPhone,至于连接方式,暂不明。
 
Google推出了以Android为核心的Brillo系统,其实就相当于一个简化的Android系统,只保留了最基本的功能,从而让Brillo减少各种消耗。此外,Google还发布了Weave跨平台协议,可以连接到云端、手机和Brillo支持的设备。
 
支付方式
 
Apple Pay将支持更多的线下商店。7月,Apple Pay将进入英国,支持在英国伦敦的公交系统中使用。此外,还将支持商家的礼品卡功能,用户可以保存自己的电子版优惠券。
 
Android Pay则是谷歌正式发布的移动支付平台,支持Android 4.4版本或更新的设备,谷歌会在最新的Android M里自建官方的指纹识别支持。
 
地图功能
 
关于地图,苹果新加入“Trances”功能,当用户点选任何一个站点、位置时,穿梭过它的大部分交通线路都被标清,让用户可以直观参照。新的地图应用还针对不同地铁站点加入了更详细的出口信息。地图功能还加入了国内第三方地图用户熟悉的“附近”功能,可以搜索周边的美食、购物场所等。
 
Google地图则有更好用的离线地图,可以在无网络的情况下搜索地点、查看地点的详细信息,最重要的是可以在离线地图模式下进行导航。但是还要等半年,才会上线。
 
苹果首推Apple Music、App News,谷歌则有Google Photos、无人驾驶、气球
 
苹果:
 
苹果的Apple Music,其实就是乔布斯Ping的死灰复燃版。在Apple Music里拥有iTunes 资料库,可以7*24小时随时随地听到音乐。在电台方面,苹果与Beats One合作,面向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是照例没有中国。此外,Apple Music还推出Beats Connect,为刚出道的歌手与乐迷搭建平台。月费为9.99美元,前3个月免费。同时多至6位家人还能共享月费为14.99美元的家庭会籍。
 
全新阅读App News,它将根据你的兴趣喜好,将你所关注的新闻都推送给你。其中的文章将为你呈现带有精美版面设计、图片廊、动画和视频的互动式报道,同时也将有超过100万的话题可供选择,并包括最新的故事、文章和发布内容。重要的是News app将保护你数据的隐私性。同样,中国不包含在服务内。
 
苹果Swift 2开放源代码,为APP编程带来更多可能。除了编译性能的提升,各种新功能也将有效提升开发者效率。
 
谷歌:
 
Google Photos则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搜索、分类和云存储。利用图片识别功能,用户可以用文字搜索相关照片;云存储功能提供了无限空间的照片存储,而且完全是免费的。
 
此外,Cardboard是此前谷歌发布的一个用户自己就可以制作的简单VR(虚拟现实)设备项目。无人驾驶汽车和气球计划只是简单提了一下。谷歌还宣布,将会于今年秋天在旧金山举行一个普适计算峰会(Ubiquitous Computing Summit)。该峰会的主题将是Android软件的跨平台开发,也就是不同平台应用大一统的概念。
 
有意思的是:Google Photos甚至支持iOS系统。作为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之举,也为了不至于重蹈Ping的覆辙,今年秋季,Apple Music还将适用于 Windows 和 Android 系统。Move to iOS更是可以帮助Android用户用户将资料迁移至iOS设备,安卓,你懂的。

移动互联网转型,做微信还是做APP?

很多传统行业在向互联网、尤其是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都面临在研发上最首要的问题:到底是开发一个APP还是开发一个微信微网站?

概念澄清

1、微网站是什么?互联网从PC发展到移动端后,第一个问题就是基于PC浏览器的网站,要在手机或PAD等平板电脑上面适配(其实就是适配移动版本的浏览器),于是制作移动网站就成了一个新课题。微信作为一个强大的超级APP,也在公众号下面附带了一些微网站、微店等工具,这些工具严格意义上说都是移动网站的变形,只不过微信直接调用了QQ浏览器的功能,却又把浏览器的产品形态隐藏在微信公众号里了而已。

所以说,“微网站”实际上跟微信公众号的接口开发并没有太多的实际关联,我们只需要按照常规去制作一个移动网站,套用在微信公众号里,即可形成“微站”。至于“微店”由于涉及到移动支付,又存在很多的误区,以后再谈。

2、APP是什么?大家可能都认为在手机端的应用就是APP,不过APP在技术上是有三种不同形态的,不同形态的APP在功能、技术、开发和维护费用、营销推广手段、盈利方式等都有所不同,我们今天主要来谈谈这个话题:

继续阅读移动互联网转型,做微信还是做APP?

如何区分微信朋友圈的健康养生谣言?

如何区分微信朋友圈的健康养生谣言?
 
微信朋友圈里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养生话题自然少不了,不过面对每天大量的养生谣言,你是否有能力进行鉴别呢?今天通过一个示例,来跟大家聊聊我是如何在非专业领域区分谣言的。
 
朋友圈最近疯传一篇 断食二天可重启人体免疫系统 的文章。
 
先说我的常识判断:断食即便有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也要区分人群,体质偏弱的如果选择断食,差不多就等于作死了;我尽管不是学医的,但根据我的健康常识判断,如果断食还能感觉舒适的,应该跑不了这三类人:病人,老年人,肥胖人群。
 
再说论证:
 
1、文章中提到的Valter Longo确有其人,是南加州大学长寿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维基百科有他详细的介绍,http://en.wikipedia.org/wiki/Valter_Longo,他的学术文献也都能找到,但每日邮报的原文没找到。国内记者把研究课题当新闻夸大性传播,这就属于标题党行为了。
 
2、Valter Longo和其他学者最接近本文的文献是这篇
"Prolonged Fasting Reduces IGF-1/PKA to Promote Hematopoietic-Stem-Cell-Based Regeneration and Reverse Immunosuppression".
参考链接 http://www.cell.com/cell-stem-cell/abstract/S1934-5909(14)00151-9
大体意思是说,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禁食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再生,他们在小白鼠身上做了试验,也在癌症患者身上做了I期临床试验,但并没说健康人也可以这么玩,并且他的同事明确表示“不过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任何饮食干预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808/
 
3、传统的辟谷有分类,也不是全部不吃东西;而外来的瑜伽讲断食过多考虑的是降低消化系统的负担,没有对人体做综合考量。两者跟本课题都不是一回事。
 
医学、科学类问题,首先通过搜索引擎查看文中提到的人物、机构、事件是否真实存在,然后可以通过谷歌学术、pubmed文献、国内的丁香园文献库、果壳网等专业科学网站找到原文和论证,之后,我们的一九健康工场也会针对热门的养生话题做专业讨论。
 
通过以上方法,人人都可以粉碎谣言。

2014年seo内容策略总结

2014年seo内容策略总结
 
Rand Fishkin可以说是SEO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不单是MOZ的联合创始人,而且是《SEO艺术》的共著者。SEO界如果Rand说自己是第二大概没人敢称第一(马骏:MattCutts不会去争这个名头的前提下)。Rand Fishkin在新年伊始为大家提供了2015年SEO的指南,受百度站长学院之邀与大家分享。著名的KissMetrics博客也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我将以这篇精华文章为基础向大家介绍2015年你在SEO方面需要重视的地方。
 
你的内容必须快速地提供解答
 
Rand介绍了一个概念叫弹跳杆(pogostick)。它是指当一个用户进行搜索时点击了一个结果然后立即点击浏览器的后退按钮,然后点击了另一个站点的结果并在那里停留。这对于搜索引擎来说是一个信号——你没有提供用户想找的内容或者提供了一个糟糕的体验。这种情况如果多次发生会让你在搜索引擎的排名迅速下降。
 
谷歌可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用户为他们提供这种信号,包括在Chrome和Android上的海量用户。RandFishkin提到:“你要知道在过去的5,6年中,Chrome已经成为了市场中的主导浏览器之一,Android也成为了移动操作系统中的主导者。因此相比5,6年之前,谷歌可以有成倍的数据来比较差异。正因为这样如果你能够提供非常棒的体验,你将会在搜索引擎中有出色的表现。”
 
来自垃圾网站的外链会让你很受伤
 
如果有很多垃圾站点链接到你的网站那将会对你的谷歌排名(百度也是)造成负面影响。使用站长工具查看这些网站是谁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有许多垃圾链接指向你的站点,你可以考虑屏蔽他们或者如果已经受伤提交一个“再考虑请求”。
 
优秀的SEO不仅仅是链接、关键字、排名和抓取
 
SEO曾经是相当简单的。建一个网站,弄几个外链,保证你满足谷歌的质量指导标准。弹指之间你就能获得不错的排名。而如今,SEO中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弹指之间需要做的事仍然需要):所有这些影响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SEO。为了尽可能保证成功,Rand Fishkin说你需要找到影响这些因素的途径。
 
通过关键字研究找到人们在搜索什么
 
根据RandFishkin透露,AdWords隐藏了大量的关键字数据。他倾向于通过谷歌的搜索提示功能。他本人最爱的工具是keywordtool.io。你可以输入任何关键字,它会在一页中罗列所有谷歌提示的关键字。
 
Rand Fishkin也建议我们做一些手工功课。不管你在哪个行业你都应该走出门听听用户在讨论什么,他们用哪些词,这些词是不是可以成为你的关键字。这将是你获得新关键字的机会,也是制作新内容的机会。
 
内容制作的法则
 
Rand Fishkin说当你看到谁谁谁排名不错,那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来得比你早。你是无法复制他们的曾做过的事的(复制了也不会有效)。我们要向前看,用下面这些条件来衡量内容好坏。当今评判内容质量的标准是:
  • 唯一性——是否在其他地方没有出现过的内容
  • 相关性——内容包含搜索引擎所理解的用户搜索的意图
  • 有效性——是否能帮助搜索者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 独创性——是否提供其他地方不能提供(或难以提供)的信息
  • 友好性——是否容易使用,能够在任何设备上轻松使用
如果以上5点你无法达标,你将出局。
 
通过建立关系来赢得外链
 
旧的外链“构建”模式已死。外链依然重要,但是谷歌不想把你可以刻意“构建”的外链算进去。他们只要计算那些在编辑上赢得的外链。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所“构建”的外链和你所“赢得”的外链将会趋于一同。你在你的个人关系和商务工作关系中认识的人越多,你就更有可能赢得来自他们的外链。
 
不要为了发布而发布
 
有太多的内容营销者有个很僵硬的发布计划。他们规定不管具体情况如何每周必须发表几次文章几篇文章。RandFishkin认为这是个错误的做法。内容营销者应该只在他们有优秀内容的时候进行发布。
 
他列出了内容投入的几条准则:
  • 战略性和相关性——内容必须与商业目标一致并符合你的品牌
  • 瞄准具有影响力的群体——“谁来帮你传播你的内容?为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 炒了忘了不可取——大多数的内容都会以失败收场;你要比你的竞争对手更长时间更多力度地进行投资直到成功
 
如果你想寻找灵感(当然是英文写作),Fishkin推荐一个网站Buzzsumo。你可以搜索某篇特别话题并查看哪些文章获得了最多的社交分享。

 

转:为什么微信支付干不掉支付宝钱包

翻出一篇旧文,对新年红包大战之后的移动支付格局仍然有着指导意义。

 

近一年前,微信红包横扫移动社交,加上打车大战的硝烟弥漫,致使神化微信支付的声音络绎不绝,而在最近,微信团队接受《财经》专访时又不得不主动脱魅,降低外界对于微信支付的过高预期:

“微信支付一年走了财付通五年的路,如果维持这个理想速度,我们很快就是第一,但我们不是神。”

同时,携余额宝等热门产品的余威,支付宝钱包也在不断加宽护城河,其具体表现在于:当阿里试图通过自己不擅长的来往对抗微信而艰难受挫之后,这款聚焦于专业领域的移动产品重新成为媒体新闻推送的主角,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此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来看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两条不同的路径下,愈来愈疏离的发展情况,并重新思考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移动支付产品。

连接一切 vs 垂直量变

移动互联网天然具有“孤岛”属性,一种需求通过一款应用解决,虽然疲于碎片,但是胜在效率。

微信链接一切的野心,是希望借由其入口地位,将微信塑造成一个万能的百宝盒,以高频的社交行为作为信息交换的基石,无缝植入用户所需要的一切——核心且重要的业务,部署到微信的菜单里,强制连接,个性化且分散的业务,交给微信公众账号完成,自主连接——拼图游戏就此实现。

但是,微信的产品框架还是以信息流为主体,支付功能尽管战略意义甚高,其层级表现仍然不够突出,容易受到其他消息的干扰和影响,除非是目的性极强的支付行为——比如滴滴打车的结算跳转——否则使用机会并不大。除了银行卡直接划账之外,微信支付刚刚上线了“零钱”功能,这个命名足以说明微信团队对于支付产品的谨小慎微:只是“零钱”,不是什么酷炫吊炸天的革命性金融平台。

反观支付宝钱包,它在阿里集团大启大阖的时期,承担着下沉实业市场的责任。如果微信支付的连接一切是横贯各个商业模块的方法,那么支付宝钱包走的就是纵深路线,将自己包装成一个精细化的专业支付工具。

另一方面,支付宝钱包是在将超现实规划拉到用户眼前,“未来公交”(NFC手机刷卡)、“未来医院”(手机挂号、交钱)等项目,都是贴着一个具体行业掘地三尺、向特定用户提供新且完整的解决方案。所以,相比微信整齐划一的迭代节奏(一代版本一代神),支付宝钱包没有参与这场竞赛,而是聚焦行业一轮一轮的造势,用自己的资源去取代传统生活惯性。

简而言之,微信善于“抢头条”,任何蛛丝马迹都能引起媒体的猜想,只是概念先行,在落地时委实有些疲软,用支付去连接消费也还有很大的优化和重设空间。而支付宝钱包背靠阿里这个新商业经济体,借助后者的力量在垂直市场大加渗透,其实际收效可能远超话题热度。

营销神器 vs 客群管理

在履行支付行为之前,用户和商家之间必须发生关联。所以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选择了搭建平台,分别是微信公众平台和支付宝钱包开放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原本为了区分媒体属性的使用者和商业属性的使用者,将公众账号体系割裂为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类,但是就不少商户的选择和两种类型账号的增长差异来看,这个分类是有失妥当的:即使经过折叠处理,且接口权限远不如服务号,但是订阅号的存在感仍然强于服务号,而且随着口袋通等第三方管理系统的兴起,很多商户都用订阅号来做营销传播,然后再通过自定义菜单将到访的用户导往后端平台,名义上虽然还是在微信里保持关系,但是已经属于跳出了微信支付的闭环。

所以,一种十分风趣的现象就出现了:一边是微信团队反复强调“微信不是营销工具”,一边是大量公众账号都在“以身试法”的实战演练什么叫做微信营销。用户决定微信的形态,而非相反,这是微信自然生长的属性,也是商家与用户在漫长的接触中所形成的默契。大多数微信公众帐号的营销会落点于传播、自扩散和朋友圈分享,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用户的订阅行为,并服务于未来的信息推送计划,也就是说,仍然是营销诉求。

支付宝钱包内则刚刚上线了名为服务窗的产品,其设计逻辑与微信公众帐号十分相近,支付宝钱包的用户也是通过“关注”按钮来选择商户进行便捷化操作,比如银行账单查询、景区在线购票、停车场缴费等,但是支付宝钱包是完全锁死了社交与媒体两大功能——不仅是不擅长,而且也有差异化的考虑——所以它要完成的,只是“沉浸式场景”的塑造,每一个服务窗的体系中,都是精准且需求明确的消费客群,商户不需要去抖机灵采编文章或是盯着阅读数的变化,将菜单内容设置齐全、并确保在用户呼唤时做到及时响应,就尽到了本分。

另外,支付宝钱包也有意强调了用户质量的区别,因为所有的开放平台,无非是允许第三方在经过授权后接入自己的用户资源,但是支付宝钱包开放的用户资源,是有着消费记录的3亿实名用户(包含1亿以上的移动用户),这种用户的商业价值及其理资金池是阿里十多年的积累所得,也是阿里在移动支付领域愿意与友方共享的核心资产。

于是,这又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的不同优势。

微信所拓宽的,是营销的想象空间,就像UC等移动浏览器厂商倡导了多年的Html 5开发标准最后还是由于微信的带动才逐渐开始普及一样,微信的特色就在于它的新鲜玩法和不可预知性,非媒体类的微信公众帐号也在都注重各自的姿势,让支付机会随着消息推送抵达用户。而支付宝钱包优化的,是它对消费客群的梳理模式,以支付为中心构建“工具型”的入口,其终极目标,是消灭现金。

腾讯速度 vs 阿里强度

“AT大战”打到现在,与其说是你死我活的生存之战,不如说是两个互联网巨头正在划分传统产业变革预测中的势力范围。银泰与阿里,万达与腾讯(及百度),表面上看双方地位仿佛平等,但是实际上,传统企业如果缺少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无论是流量阀门的倾斜、用户数据的导入还是品牌联姻的垂青——它们自己是玩不转的,而互联网企业哪怕不以传统企业作为跳板,随着市场演变和资本转移的趋势,它们同样可以在时间窗口到来时去从容接管残局。

所以,阿里和腾讯分别接下银泰和万达伸过来的橄榄枝,只是选择了锦上添花,而反过来,银泰和万达如果依然不肯主动共享利益供给互联网巨头,它们固然说不上会瞬灭,至少是在产业方向上,它们是冷暖自知、心有戚戚的。

横在顾客与商户中间、把握支付结算的权力,本为银泰和万达这类商业地产除了不动产之外的金融命脉,但是为了拉拢阿里和腾讯入伙,这部分的权力是最先被让渡出来的。

同时,在如何调动和安置“移动支付”这支占领军的操作手法上,阿里和腾讯的策略也同中有异。

腾讯是“跑”,用最快的速度圈地。在空旷的跑道左右两边,一边是完善用户的身份ID,一边是扩张接入商户的数量,即使是在对待万达这种重磅商圈,微信支付也不会过多停留——这也是腾讯在一个投资额度仅有50亿人民币的万达电商公司里也只愿意占股15%的原因——所有的接入方,都只要确保微信支付的地位即可,一旦合作建立,微信马上就开始下一轮动作,绝不拖泥带水。

有种声音,说是微信支付是复制支付宝以前对待中小电商网站的战术,无论后端多么复杂,在前端打造一致性的用户感知才是重点。问题在于,腾讯没有让财付通出面(财付通在后端提供技术支持),而是将所有内容都塞进一款社交App,用户感知的确是统一了,但是微信本身的用途却被复杂化和模糊化了,就连腾讯内部,也时刻都有上百个项目正在排队准备接入微信,这么以来,微信跑得越快,就越考验用户的理解与承受能力,而其支付功能,除了业内都已同步的扫码概念之外,也缺乏产业融合的创新,反而受到了挤压。

阿里的策略,是“拧”,以强力意志改造合作单位的商业结构,然后将支付宝设置到不可绕过的议程里。去年,银泰携手天猫加入后者的“双十一”活动,甚至让支付宝融入了自己的运营里面,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起案例。阿里对支付宝钱包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十分看重,只要商户进来,就会经受“互联网化”的洗礼,支付宝钱包去帮它建设免费Wi-Fi集客、推广卡券激活用户(这个以前微信也用微生活项目做过,后来宣告失败)、做用户消费能力的分析等,就像转移基因的实验,逐渐将传统商户改造成“未来商户”。

支付宝钱包这套渐进改造的方法的风险,在于它需要付出沉重的说服教育成本,去和精打细算的生意人谈判,除了天猫、淘宝天然具备流量入口之外,阿里在移动端还没有建立起流量分发地位——当然,腾讯也没有,当前最强的流量,还是在百度那儿——所以,游戏规则的完善是一说,能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又是另一说,支付宝钱包的选票多寡,还不清晰。

国内企业级网盘汇总

个人网盘用的较多,国内主要企业网盘如下:

OATOS企业网盘

搜狐企业网盘

坚果云企业版

联想企业网盘

金山快盘商业版

115企业云同步盘

开普云

免费网盘目录:http://mfml.net/free/disk

主要网盘对比:http://www.cctime.com/html/2014-7-29/20147291753308760.htm

 

 

一张图教你如何利用互联网租到好房子

一张图教你如何利用互联网租到好房子

租房,是北上广几个大城市的白领和其他务工者的首要生活需求,因为其重复购买周期较长,线下中介覆盖较广,互联网行业除了58、赶集等老牌分类信息平台做信息汇聚外,出现其他颠覆性产品的过程较慢于其他行业,不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涌现出很多新的互联网力量,我们来看看这些平台是否可以逐步改观租房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

1.信息平台:如58同城、赶集网、搜房网等,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运营阶段,市场格局已经比较清晰。

2.中介服务平台:如亿家网、爱屋吉屋,会提供租房带看、租后管理服务,亿家网甚至会根据租客的喜好提供公寓化定制装修服务,并通过线下活动等方式促进租客间的社交行为。

3.公寓长租:公寓长租中又可分三种模式——公寓长租平台如蜗牛租房;集中式公寓如YOU+;分散式公寓如蘑菇公寓。

4.办公租房:如SOHO 3Q,集中式公寓也有在转为创业办公场地的趋势。

5.海外租房:如6apt,主要面向出国留学人群提供租房信息服务。

 

以上分类平台的运作模式请参考“虎嗅网”原文:http://www.huxiu.com/article/107402/1.html

关于RWD响应式网站设计的资料收集

关于RWD响应式网站设计的资料收集

移动端出现后,移动网站的建站问题,需要随时根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完善,响应式设计RWD无疑将成为未来主流的网站建设方式。

百度百科上对响应式Web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的定义是:集中创建页面的图片排版大小,可以智能地根据用户行为以及使用的设备环境(系统平台、屏幕尺寸、屏幕定向等)进行相对应的布局。 下面这张图有更加清晰的解释:同一组URL、同一组的内容(同一数据库)、同一组代码(同一模版页)、通过CSS3判断和实现页面,最终呈现在各类多媒体设备——PC、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未来更多的智能设备的屏幕上。 

而“独立PC站+独立wap站”的方式呈现,除了适配环境有缺失以外,运营上和seo方面也有着先天的不足:

(1)wap站只能适配普通尺寸的手机,对于pad等大屏设备没有适配能力

(2)因两套不同模版的缘故,前端和技术工作都是双倍的

(3)站在SEO角度来说,独立的wap二级域名相当于一个新站,移动端的自然流量需要从0开始培养

(4)未来对于更多尺寸的设备来说,还需要做更多的wap站

(5)没有HTML5化,未来移动站将很难与微信等移动端接口做出高质量的互动页面

……

 

 目前做响应式移动站有两种方法:

1、整站响应式,自动适配。适用于目前还没有开发移动站的网站。

2、PC站不变,移动wap站采用响应式来自动适配全尺寸手机、pad等终端。适用于目前已经有独立wap站的网站。

 

如果做成响应式网站,针对搜索引擎,开发方面有几件事情务必需要做:

1、所有页面头部加声明代码(百度和google各有一组)

百度的声明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pc,mobile">  (参考文献:百度移动搜索优化指南2.0 )

Google的声明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参考文献:google移动网站指南)

 2、禁止百度对PC页自动转码!每个页面都要加上<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transform ” />(参考文献:禁止百度移动搜索对网页进行转码的方法

 3、提交xml网站地图,比普通的xml地图文件需额外增加代码<mobile:mobile type="autoadapt"/>(参考文献:Sitemap工具帮助) 

地图代码参考:

<url> 

<loc>http://www.example.com/autoadapt.html</loc> 

<mobile:mobile type="autoadapt"/>

<lastmod>2015-1-7</lastmod>

<changefreq>daily</changefreq>

<priority>0.8</priority>

</url> 

4、在百度站长平台工具内“开放适配”工具内提交页面适配数据

 

关于响应式设计,有很多已经很成熟的第三方框架、开发工具和屏幕测试工具: 

CSS的Media Queries(控制响应页面的前端核心) http://webdesignerwall.com/tutorials/css3-media-queries 

14个超棒的响应式Web设计工具  http://www.oschina.net/translate/free-responsive-web-design-testing-tools 

响应式设计实例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5/responsive_web_design.html 

百度开放适配服务说明  http://zhanzhang.baidu.com/wiki/39 

百度移动搜索优化指南2.0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Ah3xbLwxezjwZGM81E0V-pTmZsG9QY1a4UnqhxFphcs5WL9hkVqARvEXTA7KHT6JidObSJTrCCS5HTjQPtB-MyFHKi2IW97ioF311oe5hC3

google官方的响应式站点开发工具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web/starter-kit/

google移动网站指南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webmasters/mobile-sites/ 

google移动设备适合性测试  https://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mobile-friendly/

 

优酷www.youku.com和亚马逊www.amazon.cn是目前国内响应式设计做的较为成熟的网站,大家可以使用手机浏览器去对比PC浏览器的页面效果。 

年度巨献:2014互联网大事记

年度巨献:2014互联网大事记

1、互联网思维是种病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全球引起巨大的恐慌,而互联网行业也出现了一种恶性病毒,它的名字叫“互联网思维”。它跟90年代初的股风、2000年前后的第一次国内互联网泡沫类似,太多人片面化的曲解了互联网本身的价值和功能,懂行的人想钻空子,不懂行的人想占便宜,后果可想而知。

这股风潮一定会利好:

1、互联网从业人员;

2、互联网企业;

3、行业内基础服务做到极致,企业从上到下对互联网有明确认知,敢于尝试和投入并且执行顺畅的企业;

4、头脑清醒的VC/PE。

这股风潮最可能率先害死:

1、连官网都建不好却妄想通过互联网思维一步登天的传统企业;

2、在传统行业内产品、服务、管理一团糟,希望通过互联网思维来救场的传统企业;

3、没有纵深行业支撑,冒然想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创业的各级从业者;

4、头脑发热的VC/PE。

这一年,我们从媒体上看到了太多的互联网思维成功的案例,肉夹馍火了,成人用品店火了,牛腩火了,美甲店火了,90后的课程表火了……可困在局内死掉的却被我们忽略了。无论需要借助互联网去做传统的技术、营销,还是进而去改变渠道、产品、服务,甚至运营管理,前提都需要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在年初写过篇《醒醒吧!别再让“互联网思维”忽悠你了!》,到了年底,内容依旧适用于全行业。

互联网思维明明是种病,可千万别把它当良药。

2、微信凶猛

59:8

前者是公众帐号2014年系统公告的文章数量,后者则是2013的文章数。这一年,微信官方对外的动作幅度明显增大,不仅在全国开设了《微信公开课》,年底还出版了《微信思维》这么一本有关微信运营的攻略集;产品方面,增加了公众号类型“企业号”,也调整了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定位,有关公众平台接口开发和支付的玩法也有很多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的大势所趋,作为移动端流量的强势入口级应用,微信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可微信人自己却相当自我,张小龙“坚决不为商业变现而牺牲用户体验”的论调,决定了微信走到今天的形态。

微信到底是什么?它早已不是诞生时那个用户的移动IM工具,也不像搜索引擎在汇集了流量源后成为商家的营销天堂,微信作为第一入口和超级应用,正在逐步显露“连接一切”的野心。它不是一个中心化的平台,因为即便同一个行业,它也不提供符合该行业的运营模式,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商家和用户自行发挥。真正的去中心化,不仅仅是弱化了微信自身的中心概念,也弱化了微信使用者的中心作用,微信试图在打造一个没有行业垄断、没有大V的纯净网络生态环境,靠每个商家、每个人的个性化发挥与互动,缔造出真正意义的网状互联的世界。

微信的宏大布局才刚刚起步,使用好微信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如同创造好微信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一样,微信把自身的理念平均传递给了每一个使用者,对于微信官方有难度的事情,对用户也一样充满挑战,这正是微信最勇敢也最有趣的地方。

3、BAT喜忧参半

赴美上市双11继续创交易新高,投资广州恒大,马云成新任首富……2014的阿里赚足眼球。而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同样惹人注目:整体收购高德,投资美团、优酷、快的打车,最夸张的是没有公布数额的“超过百度收购91无线的最大规模的收购”——收购UCweb。阿里在移动、O2O领域的发力,配合自身完善的电商体系,“将世界电商化”将引领这艘旗舰大军继续大刀阔斧的前进。

2014年的腾讯则一如既往的稳扎稳打,投资大众点评、京东、58同城,在O2O和电商领域补足了自己的短板,腾讯投资滴滴打车也让打车市场的格局彻底明朗化。当然,在万年老大QQ的面前毅然强势崛起的微信才是未来腾讯更可怕的地方,而且越是非功利的发展,越把可怕程度提升的更高,稳定的收入结构和巨大的用户群体,可以让微信为腾讯最遥远的梦想做下奠基,这与当年迅速商业化的新浪微博形成鲜明对比。手握两大强悍的入口级应用,将为腾讯在未来数年赢得更靠前的身位。

百度这一年最大的变化是加速向移动端转型,伴随着2013年底百度强制在CPC广告中捆绑、强制开通移动投放,百度在移动端的营收必然会远大于其他广告商。李彦宏也表示,百度的移动搜索流量在10月份超越PC搜索流量。可虽然搜索业务在国内几乎仍无竞争压力,但百度在其他领域的前景仍然不够明朗。2014年,百度投资京东、携程,全资收购糯米,都没有解决O2O、支付、电商等硬伤环节。虽然广告业务收益良好,但无法深度挖掘流量的百度,一直缺乏杀手级应用出现,百度直达号这类搜索下游的应用,使用场景上相当奇葩和尴尬。受限于自身的业务模式,我仍然认定百度会成为第一个在BAT掉队的选手。成也搜索,败也搜索,但愿这不会成为多年后我们对百度的总结。

4、消费级3C产品热度不减

作为手机硬件消费大国,国内手机市场永远不乏新闻,下半年一系列新机出世,iphone6(plus)、小米4、谷歌nexus5、三星note4、华为Mate7(荣耀6)、魅族MX4(pro)、一加、锤子……可谓美不胜收。加之魅族黄章复出,罗永浩和王自如的优酷约架,年底奇虎360与酷派合作入局手机市场,也给这一年的手机市场增加了许多看点。

除了手机,今年最震撼的3C产品则是已经在国内绝迹了11年的游戏机再度正式发售。次世代两大家用游戏主机——微软的Xbox One索尼的PS4,均在今年公布和发行了国行版本,但两家命运显然不同,一直在次世代领域落后于索尼的微软,这次的国行机因为锁区的原因,极大伤害了国内玩家的感情,加上迫于PS4的发布很快被动降价的Xbox One更是让微软陷于全面被动。就在2014年的倒数第二天,索尼的PS4体验会终于揭开了国行PS4不锁区的内幕,至此,Xbox One在国内的败局几乎已定。不过,即便如此,2014这一年仍然可以视为游戏主机在国内发展的元年,2015年任天堂是否会把大红大紫的3DS和不温不火的WiiU带进国内市场,也成了目前玩家们最期待的话题。

5、可穿戴设备&智能设备蓄势待发

手表、眼镜、手环,作为真正意义的可穿戴设备元年,以上三类设备并没有产生火爆的市场反响,首要原因还是因为大部分设备的初代产品高额的售价和并不出彩的功能。随着GoogleGlass走下神坛,除了苹果千呼万唤始出来的Apple Watch,国内外以健康手环为主的各类穿戴设备厂商,也几乎被79元的小米手环抢尽了风头,360新款的儿童定位手表在市场宣传上也没有发布前预期的那么高涨。

但在智能设备领域,则是百花齐放且蓄势待发,从智能路由器到空气净化器,从智能电视到智能家居,从智能自行车到智能汽车,全世界都走向被智能化的节奏。著名英剧《黑镜》对于智能未来的预言和反讽或许即将来临。腾讯公布的《2014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清晰而明确的展示了智能设备在国内的近况。

6、在线教育集体遇冷

下半年媒体披露,今年至少有30家在线教育企业倒闭或转型。俞敏洪随后在腾讯的教育盛典上补充“死掉的岂止30家!”国人对教育的盲目追捧,以及教育类企业对互联网的错误定位,造成了国内在线教育行业的畸形发展。“相比中国,美国在线教育对市场反应速度更快,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更为多样化。与中国在线教育的传统盈利模式(内容、服务、软件、佣金、广告)不同——从形式上,越来越多的美国在线教育机构为学生和雇主提供招聘平台、电子结业证书(非学历)、付费人工服务、企业间教育共享等内容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从盈利模式上,美国线上学位教育收费、企业赞助所占比例快速提升,非传统盈利模式占比将达到10-20%左右。”来自于国泰君安的《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深度研究分析报告》精准的描述了市场存在的问题。

新东方和好未来是传统教育企业中在在线教育领域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代表,而两家企业的共性,则都遵循了互联网巨头BAT们的发展策略:使用投资并购来完善自己的业务短板,而并非自主发力或者回避市场。俞敏洪明确表示新东方未来将通过一系列的投资活动,进行包括在线教育在内的业务扩展;而好未来更是剑走偏锋的投资了国内最优秀的MOOC种子平台——果壳网。

在线教育在国内一定会拥有更大的市场,然而这片新型市场必然会甩下绝大部分传统的教育企业。

7、医疗健康火爆异常

春雨医生融资5000万美元,腾讯7000万美元入股医疗健康网站丁香园,挂号网则融资1亿美元,阿里投资医药电商中信21世纪并开始打造“未来医院”,百度与智能硬件厂商、服务商合作推出“北京健康云”,小米投资九安医疗……这一年,资本市场和互联网大鳄纷纷卯足了力气,频繁向医疗健康领域砸金。

医疗健康领域之所以跟互联网走到一起,有以下几个原因的驱使:

(1)医生、医院、药品,作为健康医疗领域的核心资源,汇集了以上资源的企业自然会受到具备海量用户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互联网企业的青睐;

(2)通过技术能力打通或改变就医、挂号、购药等业务流程是用户的刚需;

(3)通过穿戴设备创造新型的监控、诊断、预防和治疗,是设备厂商和大数据持有方的愿景。

健康医疗这片蓝海随着国内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资源的急缺、健康信息的不对称,仍然留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医疗健康行业必将是未来多年内的重头发展行业。

8、告别字幕站,视频业彻底洗牌

11月22日,射手网突然宣布永久性关闭。无独有偶,人人影视首页也显示“网站正在清理内容,感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而到了晚上,TLF字幕组居然也在微博上宣布“暂停更新”。

随后人人虽然通过各种形式短暂回归,但迫于巨大的压力,最终还是永久性关闭。

字幕组对80后这一代人的影响无需更多修饰,美剧和以英语为主的国外电影,正是因为了有字幕组的存在,才得以在国内传播和发展。非营利性质的字幕组也曾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寻找着盈利模式,比如进行专业影视翻译,出售带字幕的片源硬盘等,但始终无法正规化和产业化,大部分字幕组类网站以网络广告为生。

但随着视频门户的崛起,大佬们开始对美剧等视频版权进行洗白,民间字幕组的生存举步维艰。以射手网、人人影视为代表的互联网字幕组和影视类站点,正是在这样的浪潮下关闭。

9、互联网安全事故频发

今年爆发了几次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首先是年初的全国顶级根域名故障造成了国内当天众多.com域名无法访问,然后是影响巨大的苹果icloud泄漏好莱坞女星艳照事件,年底又发生了索尼影业被黑,以及对国民影响巨大的12306被撞库攻击导致大量帐号遭泄漏事故。

虽然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张朝阳等几位大佬表示,普通用户不要过渡担心隐私安全(因为担心了也没用),但面对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世界,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安全保护意识,不同的网站、APP产品最好使用不同的帐号密码组合,并且要养成定时更换密码的习惯。

10、不断的口水仗和八卦

今年还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口水仗,按趣味程度排名如下

(1)罗永浩和王自如在优酷的互掐直播

(2)世界互联网大会马云对其他大佬的调侃

(3)网易在陌陌上市前夕对其CEO唐岩的炮轰

(4)格力董明珠称小米和美的“骗子联姻”

(5)周鸿祎与百度的“谁是流氓”大辩论

另外,红遍全球的冰桶挑战中国版,刘强东变奶茶东,快播CEO王欣被抓,西少爷肉夹馍创始人在知乎的翻脸撕逼战……互联网圈子里的故事,剧情狗血程度不输任何影视作品。

 

这一年过的很快,愿诸位2015一切顺心,互联网让生活更美好,取决于你本来生活的就不错。热爱网络的同时,别忘了热爱生活。

不锁区的PS4和打不开的Gmail

两件事:

1、距离google.cn离开中国大陆已经将近5年,而4天以前,Gmail在中国大陆彻底被墙,直至今日仍无恢复迹象,Gmail中国大陆的流量随即几乎降为0。前CEO,曾被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拉进google的埃里克·施密特不久前成书《How Google Works》,站在google的角度揭示了当年离华的背后故事。

2、29日和30日,国内大部分游戏媒体均拿到了国行版的PS4实机进行测试,索尼也召开了体验会,针对全国玩家最关心的锁区问题,索尼一直在跟官方打太极,媒体们似乎理解这其中多少蕴含着些许风险,所以在选择跨区的游戏软件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也尽量避免了被国内玩家追捧的暴力、恐怖等元素大作,用一些适合全年龄段的游戏测试后几乎可以确认,首发版的PS4硬件不锁区,并且PSN帐号甚至还可以跨区使用,这一系列的利好消息无疑将大大促进国行PS4的销售,也足够把微软的脸打肿。

那么问题来了,一边是不锁区的PS4,另一边是打不开的Gmail,我们的文明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微信官方数据披露: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

拥有4.68亿月活跃用户的微信,早已成为国内媒体和自媒体信息传播的重点社交渠道之一。但你知道用户喜欢在微信上阅读哪些文章,又喜欢如何阅读吗?今天为你揭开几个关键数据。

用户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平均阅读5.86篇文章

微信官方数据披露: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

5.86篇是一个平均数,不同的用户每天阅读的文章数存在挺大差异。从图表中可看出,23%的用户平均每天只阅读1篇文章,但也有20%的用户每天阅读6篇到10篇。日均阅读文章数超过3篇的用户占比51%,阅读3篇以下的用户也占到了49%。这意味着重度阅读用户愿意在上面花更多时间看文章,但也有部分用户可能并不会花过多时间在上面阅读。

订阅号80%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

微信官方数据披露: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

这是来自张小龙在12月微信公开课上的一个数据分享。他在演讲中提到,订阅号有非常多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这符合2/8分布原理,“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由此看来,有着大规模粉丝号的账号如果不能生产有吸引力的内容,同样无法提升阅读数。

情感、养生和政法新闻最受大众欢迎

微信官方数据披露: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

 

微信官方数据披露: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

什么样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最受大众欢迎?这两个表格展示得很清楚:情感、养生和政法新闻稳居阅读人数和分享人数前三名。尤其是情感资讯和养生内容,远超过其它类内容,用户既爱阅读也爱分享。

对比阅读人数和分享人数榜发现,疾病病理虽然不是阅读人数排名前十的内容,但却是分享人数排名第四的内容。财经新闻阅读人数不少,可分享量却从前十消失。

微信用户61%的转发文章发到了朋友圈

微信官方数据披露:什么样的文章更受欢迎

微信用户看到了想要转发的文章,61%转发到了朋友圈,39%的文章转发给好友。有目标性地分享可以看成是微信用户分享文章的特点,虽然转发到朋友圈可以让更多朋友看到,但依旧有接近40%的内容转发给好友。

从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

1、已有大量用户的微信公众号同样面临运营压力。不能完全依赖用户从订阅号里找内容阅读,而要生产更多用户愿意分享和转发出去的优质内容。

2、用户阅读量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这意味着文章分享的马太效应。设想一个场景,如果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里转发次数多,对于那些阅读量较少的用户,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阅读这篇大家都在转发的文章,从而助长文章阅读数的指数级递增。

3、吸引用户订阅一个账号的难度越来越大。当用户发现自己很少从订阅号里找内容阅读时,他们订阅的动力也会不断渐弱,因为朋友圈里好友转发的内容就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由此可见,好的内容在未来的威信公众号平台上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纽约客》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文章,发现容易被分享的内容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文章主题积极,读完后让读者感到兴奋;

(2)让用户非常愤怒和恐慌的文章;

(3)让读者觉得自己不仅聪明,而且消息灵通、见多识广;

(4)实用且容易记住的内容;

(5)有价值的故事。

这几个点正好对应微信上阅读和分享量最高的文章类型。情感资讯、政法新闻何尝不是既有故事、又让人容易产生情绪反应?

 

原文链接http://tech.qq.com/a/20141230/007569.htm 

年底再撕逼:360与百度互骂对方流氓

年底再撕逼:360与百度互骂对方流氓

就在360刚刚宣布投资酷派进军手机行业,不甘寂寞的周鸿祎便与百度大打出手,借机营销增加曝光率的用意不可谓不明显。周鸿祎微博中称,“乌镇互联网大会,腾讯马总(马化腾)、小米雷总(雷军)、百度李总(李彦宏)和我被安排一桌,难得见李总一面,我准备一堆公证资料和用户反馈,想问问李总。”周鸿祎说,百度软件恶意捆绑、难以卸载、删不干净等等按照互联网协会对流氓软件的定义,到底是狼性还是流氓性?结果,李彦宏临时决定不约。自己将这周公布百度方面的材料。

不过,从2014年起,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几位朋友和同事,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植入了百度杀毒等软件,对于我们这些不算小白的用户而言,在没有安装任何捆绑软件、仅仅是通过web端浏览器使用了百度搜索引擎的情况下被后台植入并安装了软件,实在令人愤怒。周鸿祎提到“百度软件利用IE浏览器漏洞,像病毒一样悄悄安装到用户电脑上,这么牛逼的发明,李总是怎么想出来滴?想想也是醉了。”确实是事实。

只不过,大家更清楚,360也不干净。

年底再撕逼:360与百度互骂对方流氓

对此,百度卫士官方微博展开回击,称外媒报道指酷派大神系列手机中留60多个后门,给用户静默安装各种流氓APP,严重侵犯用户隐私:“您作为流氓软件之父,出手果然不同凡响。不过,您被查出投资麦芽地和久如制毒的事好像还没完,世道不同,悠着点,当一辈子流氓真的好吗。”

狗咬狗的死逼大战,无聊乏味的背后,牺牲的是国内互联网小白用户每个人的个人利益。

 

2014健康医疗产业回顾:BAT巨资火拼,创业公司步步为营

2014健康医疗产业回顾:BAT巨资火拼,创业公司步步为营

  2014年,健康领域成为巨头们关注的热点,从巨额的融资到线上医疗问诊企业扎根线下,从医诊诊断属性逐步过渡到患者服务属性,医疗O2O旗帜已十分鲜明。

  腾讯:巨额融资+连接“医疗社交”+微信支付

  2014年9月,丁香园获得腾讯的 7000 万美元战略投资,腾讯产业基金的彭志坚与冯大辉一并入驻董事会。此轮投资完成后,丁香园会同微信手Q等系统对接,丁香园表示可借助腾讯的资源切入更广阔的大众健康市场,并且在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应用和 Web 端产品三端共同发力。据内部人士透露,融资后,其线上线下的闭环医疗服务也在计划中。而在此后不久,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透露,丁香园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莆田系’。

  2014年10月,丁香园将开设线下诊所的消息呼之欲出,丁香园认为自身最大的优势是拥有400万专业会员、200万覆盖到全国80%的职业医师。按照丁香园已公布出的规划,首先在杭州开设全科诊所,为执业的医生提供诊疗服务平台,让医患双方最终在线下完成就诊过程。整体的模式类似平安的名医平台,这类诊所一旦获得成功,便可在全国快速复制。

  丁香园的迅猛,腾讯也不甘落后。2014年10月,挂号网宣布,获腾讯领投的融资,本轮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此次融资后,挂号网发布打通微信以及QQ客户端的微医平台。挂号网创始人、CEO廖杰远称,“微医平台”将会把优化就医流程、深入挂号支付以及诊后跟踪与结算做为主要发力点。腾讯入股后,挂号网表示期望继续保持独立性。廖杰远透露,挂号网是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会继续和业务链上的每个合作伙伴都保持开放合作。

  实际早在2012年底,支付宝就与挂号网有过合作,当时合作更多是在PC端。2013年,流量更大的淘宝也曾规划挂号网提供服务接口,后被有关部门“叫停令”之后,最终合作不了了之。

  当然,腾讯发力移动医疗也并非只有投资而已,牵手线下机构也是占领市场的最好手段。2014年11月,微信团队与广州市卫生局宣布正式推出微信公众服务号“广州健康通”,该服务号提供广州全市60家医院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等全流程服务;2014年9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国首家启用微信医保实时结算的医疗机构。

  综合看来,腾讯对医疗O2O的环节划分非常明确,丁香园的发力点医疗中后端的诊断、跟踪、社交连接以及线下实体;挂号网则是通过医疗诊断前的将挂号脉络迅速分流并引流;而支付环节则是通过结合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微信支付来完成最终的闭环。

  阿里:“数+宝”战略

  既然说到腾讯,就不得不提及阿里,2014年年初,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21世纪进行战略投资,取得控股权,到了10月份中信21世纪正式改名为“阿里健康”,并推出“阿里健康云平台”。阿里健康与华润双鹤、嘉和家事等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可通过阿里健康云的大数据支撑,为企业提供对市场的评估与决策、销售网络优化以及供应链的管理等。此外,阿里健康还将视角转向线下零售药店的进销存系统,为线下单体店面以及零售药店提供符合需求的进销存系统。

  由此看出阿里依然选择以B端的作为切入口,就在2014年5月,支付宝还推出了名为“未来医院”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支付宝将对医疗机构开放自己的平台,平台服务就包括账户体系、移动平台、支付、大数据平台等。支付宝透露,这一计划将改变中国大部分公立医院拥挤不堪的现状,帮助医院提高运转效率,更加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不难看出,阿里的数据端只是针对B端的融合措施,对于C端,阿里是果断选择支付宝来作为连接纽带。2014年6月,支付宝宣布与药房系统供应商中软国际达成合作,拓展移动支付业务;2014年11月,广州华侨医院入驻支付宝“未来医院”,成为首家可通过支付宝实现医保实时结算的医院。阿里对移动医疗策略是将大数据+支付宝的模式作为组合犄角,形成与腾讯社交+支付的差异化竞争。

  百度:大数据+智能硬件

  百度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布局也并非止若静水,此前,百度已经推出了百度健康搜索服务,通过百度的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对全国医院、药品机构等医疗信息进行在线搜索;2013年末,百度又上线了dulife智能设备平台,推出了健康手环、智能血压仪和智能体脂测量仪等多款移动健康设备。近期,在北京市政府倡导下,百度与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联手打造了“北京健康云”。

  据公开资料显示,百度早在2013年已投资100亿建立大数据中心,知情人士也透露,百度在医疗领域会有大手笔操作,医疗会成为重要的产业机会。

  第四维度:医疗O2O创业公司步步为营

  2014年8月,春雨移动健康宣布公司完成额度为5000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春雨医生的一直倡导的是“轻问诊”模式,此次投资方包括中金公司、盾安集团旗下的如山创投和淡马锡旗下的Pavilion。对于此次融资,春雨移动健康的 CEO张锐称,新一轮的5000万美元融资将会主要用户扩大用户量和医生量,同时也将展开和医院、药厂、药店的全面合作。知情人士透露,可穿戴设备厂商、医疗保险公司等都会春雨医生考虑的合作对象。

  2014年9月,专注糖尿病细分领域的在线医疗创业公司博医帮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九安医疗旗下的iHealth获得小米2500万美元投资。

  2014年移动医疗集中发力,在融资、产品、供应链以及信息链上突破不断,但医疗落地端还是需要通过服务链去全面完成。阿里的数据与支付、腾讯的工具连接与支付以及百度的智能设备与大数据,距离完善用户医疗便捷之路还尚为遥远,而对于第四维度以及被巨头们投资的医疗O2O企业,越距离落地越近也就越有机会。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28.4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而国内的老龄化趋势也越发明显,根据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预计2020至2050年中国将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将 超 过4亿 ,老 龄 化 水 平 将 超 过30%,特别是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智能硬件市场以及便捷的落地医疗服务市场将会急剧增长。

  虽然2014年即将过去,可以预测2015年的医疗O2O市场除了BAT三极之外,第四维度的创业公司也会形成对未来移动医疗格局产生影响的一股力量。由于国内老龄化的加速,特别是在完善医疗O2O线下服务链以及能细分人体各种健康数据的可穿戴设备,将会成为2015年重要的热点与机会。

原文链接:http://pe.pedaily.cn/201412/20141225375865.shtml

12306用户数据泄露超10万条 或由撞库攻击所得

12306用户数据泄露超10万条 或由撞库攻击所得

12月25日上午,漏洞平台乌云发表一篇题为《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包括用户帐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等(泄漏途径目前未知)》的帖子,声称12306大量数据泄漏。

随后12306官方网站公布如上截图,确认泄漏属实,但不是官方流出。据安全行业人士分析,数据基本确认为黑客通过“撞库攻击”所获得。

黑客获取数据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接攻击网站、散播刷票软件等木马程序以及上述的撞库攻击。前两种攻击方式属于技术流,而撞库攻击则相对低级,却有着惊人的效果,原理很简单,使用A站的帐号密码在B站进行登录尝试,这对于大部分使用同一组帐号密码的互联网用户来说是灾难性的。

12306在公告中强调,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此事。但对于普通用户,应尽快修改12306的密码,并且尽可能让自己在不同网站、APP使用不同的密码帐号组合。

360进军手机市场 投资4亿美元与酷派合作

360进军手机市场 投资4亿美元与酷派合作

奇虎360近日宣布,已与酷派结成战略联盟,向酷派投资4.0905亿美元现金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奇虎360将持有该合资公司45%的股权。

公告称,该合资公司将侧重于以互联网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移动终端产品,建立强大的移动生态系统,设计、制造、营销和销售出色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设备,为中国用户提供创新体验。该合资公司将把酷派在智能手机设计、制造、供应链管理,以及售后服务方面的丰富经验,与奇虎360强大的移动应用开发和网络营销能力相结合。该公司将以“大神”品牌销售智能手机,它已经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品牌之一。

公告称,通过这次合作,奇虎360也将成为酷派全系列智能手机默认的关键移动服务提供商,这些服务包括手机安全、手机应用商店和移动搜索等等。酷派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赛诺市场研究公司2014年的月度报告显示,以累计发货量而言,酷派也是2014年10月中国最大4G智能手机供应商。

谈到这次合作时,奇虎360的董事长和CEO周鸿祎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酷派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奇虎360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拥有丰富经验,酷派在智能手机行业表现突出,这种强强合作的伙伴关系将在中国建立一个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硬件、软件和应用的无缝整合。这是我们巩固在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把自己打造成中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关键举措之一。”

酷派董事长兼CEO郭德英表示,“酷派与奇虎360的合作,是构建强大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步骤。奇虎360是手机安全等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领先供应商,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通过强强合作,我们将让为个人用户提供更好的、全面集成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360为何再次做手机?

360曾在2012年联手众多手机智能厂商推出“360特供机”,尤其与华为合作最引人关注,只是这一合作最终“流产”。曾遭遇做手机失败,为何时隔2年后周鸿祎再次做手机?

这主要有几层很现实的原因: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玩法发生了很大改变。安全厂商在PC时代拥有极大的话语权,360凭借在PC端庞大的安装量,及对其他软件的生杀大权,曾一度叫板腾讯、百度,声势如虹。

不过,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受限于手机端的屏幕,无论是360还是其他安全厂商已失去往日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各大终端厂商掌控手机终端,360等反而成相对弱势的群体。

一位手机行业人士透露,如今但凡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的手机厂商均会考虑自己做安全助手等产品,一旦这些产品预装,很多时候用户卸装可能性不大,这影响了360业务扩展。

2,360互联网第二阵营领头羊位置弱化。从现实层面考虑,360在2013年还通过做搜索战百度、与搜狗合并的传闻将股价推到新高,但今年以来360股价持续承压,甚至遭遇腰斩。

360市值持续缩水的同时,互联网第二阵营的格局却急速发生改变,如京东在IPO之后市值迅速攀至300亿美元,成为新的一极。

这些曾经不如360的企业现在纷纷超越360,并抢掉360的风头,这无疑刺痛周鸿祎,尤其是当年360还曾与小米在手机领域展开“激战”,如今的发展却出现落差。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由于360在业务上持续无突破,周鸿祎被外界说“老矣”,这很让周鸿祎“受伤”。

一位手机行业人士指出,不甘寂寞的性格,使得周鸿祎不甘心就此认输。

上述人士称,这两年周鸿祎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到底360当初做特供机为何会失败。周鸿祎总结出来一点,那就是当初做手机不够专注,只是想顺手“捞一捞”。

如今360要做手机,周鸿祎甚至可能亲自出任新公司的CEO。

手机厂商对360做手机看法不一

从今年初至今,国产手机市场也涌现出一批独立手机品牌,如荣耀、一加、IUNI等。

在传统手机厂商耕耘乏力之下,新的厂商寄望捆绑着互联网思维来迎合移动互联网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自然逐步展开。

对于可能的360和酷派合作,甚至可能入股酷派旗下子品牌大神,众多的手机厂商看法不一。一独立手机品牌高管对腾讯科技表示,“这个竞争是好事,众人拾柴火焰高。”

上述人士说,360想做手机,有的是用户规模,缺的是终端入口,与酷派合作水到渠成。而大神一直缺一位品牌灵魂人物,互联网品牌的手机必须要有这样的人物存在,两家有技术有流量。

也有深圳某手机厂商的高管对腾讯科技透露,“虽然大神没有库存,但母公司酷派的对其投资力度其实已经乏力,所以需要引入外部投资。”

上述人士称,酷派做手机很多年了,如果只擅长低质低价是没有未来的。360过去与多家公司合作过,包括360特供机等,最终结果大家都看在眼里。

如今,360再次做手机的道路能走多远,周鸿祎是否又能重回聚光灯之下,一切均有待考验。

 

原文链接http://tech.qq.com/a/20141216/068019.htm

转:如何通过淘宝直通车来打造爆款?

第一步:选款
1、经验选款,根据以往的一些数据及经验,从新品中选出自己感觉能热卖的2-3款宝贝,当然也可以跟设计师及相关部门一起讨论选款,然后进行直通车推广测试,根据数据来进行分析看哪款走的好,都走不好,就再换2-3款,依次类推。
2、热卖跟款,搜索淘宝关键词然后按销量排序,看看热卖的款里面自己家店铺有没有类似的,然后挑出来去推,这种叫跟款,感觉租户的产品质量、售后、价格等没优势就算了。
3、市场选款,去阿里巴巴(1688.com)上搜关键词,同样按销量排序,看哪些款批发的最好,批发的好,证明市场接受度高,阿里巴巴上的款不但线上在卖,线下也同样在卖,足够证明这些款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
 
第二步:基础优化
操作要点:基础的优化操作,目的是流量更精准,转换效果更好,更容易打造爆款
1、标题优化
标题优化前期以精准词为主,宽泛词、热门词为辅,最大化提升流量的精准性。
2、价格定位
在推广前期,价格稍低一些,同时要关注同款、类似款的价格定位,尽量让自己的价格有一定的优势。
3、基础销量
不管用什么手段,至少有十来笔的基础销量,不建议0销售就上车推广,这样的转换效果会非常差。
4、攻心评价
可以利用好评返现或其它手法,至少要有七八个非常真实丶非常中肯的评价,对宝贝的转换率特别有帮助。
5、详情页优化
收集销量排行前10名的竞争对手宝贝,分析它们详情页的优点,提取一些优秀的文案、卖点,非常有说服力的地方都收集起来,然后整合这些竞争对优秀的文案,组合成自己的宝贝文案,效果一般都相当不错的。
 
第三步:挖词、选词、加词
操作要点:多种渠道挖掘宝贝关键词,前期少量精准词,后期再扩大词量
1、挖掘宝贝相关的关键词
挖掘关键词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数据魔方淘词,TOP排行榜,搜索框的下拉提示词、TOP20W词、利用挖掘工具批量挖掘的关键词等。
2、筛选精准关键词
在开车前期,建议不要添加太多的杂乱词、宽泛词,不利于优化点击率,筛选出一二十个精准关键词就可以了。
3、添加关键词
把筛选出的关键词添加上去,前期建议所有关键词的匹配方式改成精准匹配,基础质量得分7分以上的保留,低于7分的建议删除。
 
第四步:四个基础设置
操作要点:前期设置范围更小、更精准一些,后期设置的范围更广、更宽泛一些
1、日限额设置
点击率测试期,可以设置的少一些,以免浪费资金,等数据测试好后,正式推广再根据自己预算设置日限额。
2、投放平台设置
站内搜索丶无线站内搜索一般必开,定向丶站外根据自己的预算决定。
3、投放时间设置
根据你行业购物高峰时段特征,合理设置折扣就可以了。
4、投放区域设置
分析你的产品地区特征,哪些地区销售量大,哪些地区转换率高,根据这些地方加大投放,效果会更好。
 
第五步:创意主图设计、创意点击率PK
操作要点:通过测试、PK ,找到点击率最好、最优的创意图
1、参考竞争对手高点击率主图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样的创意图点击率高,建议收集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创意丶营销文案,直通车排在前几位,而且长期排在前面的创意,点击率一般不会低,可以重点参考。
2、两个创意点击率测试与PK
设计两个不同的创意,进行点击率的PK,一个图片一般测试一二天,基本就知道好差,所以不断的替换点击率的创意图,寻找出点击率最好的创意主图。
 
第六步:关键词拓展
操作要点:添加更多精准高转换词、竞争小的飙升词,扩展优质词量
1、挖掘高转换词的相关词
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高转换的关键词,分析这些关键词的特征,包含哪些重点词组,然后利用这些词组去挖掘更多的相关关键词。
2、添加一些低竞争飙升词
3、即时补充新的趋势词(比如一些热映的电影、电视剧)。特殊市场的变动,要时刻的关注,这样才能抓住时机。
 
第七步:优化关键词
操作要点:把整个账户的转换率优化上去,实现转换率的最大化效果
1、关键词的提价、降价操作
高点击率、高转换率、高ROI关键词提价,获取更多成交
低点击率、低转换率、低ROI关键词降价,降低亏损
2、关键词的删除、添加操作
无展现量、无点击量、无转换率词删除
高转化相关词、高转化引导词、低价飙升词 添加
3、关键词的匹配方式修改
关键词本身是精准的,可以改成广泛匹配,关键词本身是宽泛的,可以改成精准匹配
 
第八步:站外流量辅助
操作要点:充分利用站外流量辅助打造爆款
使用自身全部的外部流量来

小米入股美的 格力董明珠斥其骗子集团

小米入股美的 格力董明珠斥其骗子集团

小米公司与美的集团今日同时发布公告,小米科技斥资12.66亿元入股美的集团,美的集团将以每股23.01元价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元。

小米公司和美的集团合作包括:智能家居产业链全面协同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商业务全面合作;智能家居生态链、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共同投资。

小米与美的战略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全面开放、系统合作、协同发展;

2.共享原则:共享智能系统平台、数据和云计算;

3.融合原则: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的业务运作;

4.优先原则:相互之间给予对方同等条件下的优先、首选战略合作。

发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将持有美的集团股份1.29%,并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集团董事。

据了解,今年美的将完成25个智能家电品类的发布,营养智慧管家、水健康智能管家、能源安放智能管家等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将陆续推向市场。

在2013年底,小米公司成立生态链团队,主要负责投资智能硬件公司。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微博)表示:“希望用小米模式复制100家企业,带动整个产业上下游共同成长。”

目前,小米的很多明星产品都来自小米投资的生态链旗下的企业,如小米手环、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等,分别来自华米、紫米、智米等企业。

通过手机这个必备品,将家庭中的硬件设备连接在一起,小米逐渐打造一个围绕着小米的手机(平板)、电视(盒子)和智能路由器三类核心硬件的周边硬件生态链,所有的这些智能产品,都是与小米手机相连,数据实现共享。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5家公司接受小米的投资,成小米生态链旗下的企业。雷军日前表示,小米准备要在智能硬件领域复制100家这样的企业。

雷军最近在资本方面的大手笔让人颇有些眼花缭乱。在11月初宣布新浪前总编辑陈彤加入小米之时,雷军曾表示,小米将第一期投资10亿美元用于内容方面的投入;

12月初,雷军又宣布金山将在云服务方面投入10亿美元,金山、小米与淡马锡联手以2.95亿美元入股中国最大的电信中立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

此外,美的集团公告中还披露了小米科技2013年度的部分财务情况。数据显示,小米科技去年营业收入为265.8亿元,营业利润为4.8577亿元,净利润为3.4747亿元。

格力董明珠因之前与雷军的赌局“结下梁子”,对于此次小米和美的的联手,董明珠直言“我希望雷军的企业走出国门,但是很遗憾刚刚走出去就被封杀了,你偷了人家的专利”,她随后又谈到,“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它赔我两百万,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小米手机因专利侵权在印度停售

小米手机因专利侵权在印度停售

周五早些时候小米关停了印度主页。带领小米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副总裁雨果·巴拉(Huge Barra)发表声明称,“我们已被迫停止销售设备,直至接到来自新德里高级法院的进一步通知。”

数月前,小米进入该市场,曾花费巨资打造域名,并以印度注明地标泰姬陵为标志,附加“With Mi inIndia”的标语。

由于71%的用户仍在使用功能机,印度市场一直被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视为重要的掘金地。IDC报告称,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21%,为亚太地区增长幅度最高的市场。作为对比,该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同比增幅仅为1%。

爱立信重拾专利武器

与本土市场的豪放打法不同,中国手机厂商在海外市场正在遭受专利阻碍。通常来说,中国厂商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需要向爱立信交纳设备售价的2.5%,以作为专利授权费。否则,爱立信将提出专利诉讼。

作为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技术专利向来就受到爱立信的重视。2012年,爱立信曾重组专利部门,首席知识产权官卡希姆•阿法拉赫可以直接向CEO卫翰思汇报工作。阿法拉赫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负责管理集团旗下的技术和专利。

爱立信CEO翰思曾表示,“行业内任何企业或制造商都需要获得爱立信的专利许可”。分析人士因此指出,爱立信此举是希望重拾专利大棒,以获取应有的收益。

小米陷入爱立信的“专利网”

本周一,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在等待临讯爱立信对小米提起的专利诉讼期间,通过一项单方面临时禁令,要求小米不能在印度进口和销售其智能手机。原因是,爱立信指控小米“不公正”使用了其一系列无线技术专利,并且曾在过去三年与小米沟通无果。

尽管小米随后发表声明称,将与爱立信“友好解决”,但知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双方积怨来自于小米的傲慢。

截至发稿时,小米官方并未回复腾讯科技对其与爱立信沟通进展的询问。国外媒体援引小米印度业务负责人曼努·加因(Manu Jain)周四的一份声明,称小米将及时作出必要的回应。

专利诉讼开支巨大

事实上,中国厂商在印度遭遇专利问题并非小米一家。作为最早开拓印度市场的中国厂商之一,新兴手机厂商基伍集团也曾与爱立信就印度市场的专利问题进行过商洽。

基伍集团董事长张文学告诉腾讯科技,此前基伍曾因为手机通话的音频格式而遭遇爱立信的提告,他们的情况与小米今天遭遇的专利诉讼十分相似。张文学称,基伍与爱立信进行了谈判,在法院指证环节准备充分,因此并未输掉官司。

“最重要的还是态度,有没有摆正姿态。”张文学表示,“爱立信掌握了上千个专利,直接拿一两个核心专利就可以(发起诉讼)。”

对中国厂商来说,在海外市场,官司本身往往争议并不太大,最大的风险是法律诉讼对成本的影响。2010年12月,基伍应对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起诉,仅聘请律师团就耗资数千万元。当时印度四个海关仅只有一个解除了进口禁令,导致其在2011年出货量大幅缩水。

不过对小米来说,印度市场的专利官司只是近来拓展海外市场遇到的问题之一。此前,小米在中国台湾曾遭遇收集用户数据行为的调查,而新加坡和印度的相关部门亦曾就小米手机数据安全展开调查。

原文“:http://tech.qq.com/a/20141212/061053.htm